为什么我说马原是大学最不能翘的一门课
曾经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你平时基本上不上课,可像马原这种水课为什么每节课都上,还节节课坐第一排呢,我的回答是:马原是我的底线
关于我与马原的故事说来话长,其实一开始我与大多数人抱着一样的心态,对马原课不以为然,况且马原老师居然还布置寒假作业,下限3000字,对于这种还没见面就布置作业的老师我一般没什么好感,不过由于自己对经济学的兴趣,索性读了读资本论,算是了解了解政经,顺便结合了一下自己对当下互联网的理解,写了篇题为“由资本论想到的——互联网时代下的机遇与危机”凑了5000字,当作业交了,虽然还随手发了发知乎
然而有意思的是,开学马原老师上课时说他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学生吐槽马原老师布置的作业,内容是资本论方面的,我一听这尼玛不是我写的吗(至于老师是先看的知乎还是作业,我就不得而知了,总之一脸尴尬)但后来马原老师推荐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我是读过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先生给老外们讲哲学的课件,是本好书,值得一看,于是我对马原的印象由坏转好。
其实前面扯的基本都是废话,读者全当故事来听即可,然而我毕竟是想论证我的观点的:为什么我说马原是大学最不能翘的一门课?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这里的马原,可以说的更广一些,或者直接称之为哲学(当然哲学是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但马原的确是大多数非哲学专业大学生上的第一门哲学课,而“最不能翘”的意思就是它十分重要,而且绝对比专业课重要许多,是不能不学的,于是我要论证的观点就转化成了:为什么所有大学生都应该好好学哲学
所以下面,我们的论证开始(不过在论证之前,我怕有人说我是卖弄,所以我需要声明的是,我并不是什么哲学方面的专家,笔者今年大一本科,现于北京某大学学习通信,只是对马原和哲学比较感兴趣,希望更多人能重视大学里这些看似很水的课,所以才写下这篇文章,来和大家分享,读者可以质疑和驳斥我,但只读者读后有一点点收获我就很高兴了)。
首先我们得知道,哲学是什么,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里写道: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他指出,哲学研究是思想我们的思想,而思想思想的思想就是反思的思想,听起来很绕,(其实我也被绕进去过)而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过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此二人不谋而合,当然冯先生也可能是借鉴了苏先生的,不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哲学并不是什么太深奥的东西,也没有绝对的标准,或者说当你在思考的时候,就是在研究哲学,当然这也只能说每个人都会去思考哲学研究的内容,但并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而哲学研究的方法却与科学研究及其相似,或者说后者是由前者演化而来,这个我后面会提到
有一次过马路的时候插着耳机,很随意的走着,结果与一辆卡车着擦肩而过,车轱辘在我眼前十分之一米的地方转着,我甚至可以闻到它卷起的尘土味,后来每次想起来都会感觉庆幸,但也因为这件事偶尔会思考一些人生的终极意义的问题,就是我活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是要干什么的,活着和死的分别是什么?
高中的时候读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里面有一句话记忆犹新:生不是死的对立面,死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后来学了马原,知道这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于是发现,原来我们曾经看过的小说,读过的散文,它们讨论的很多的终极问题都是哲学家曾经思考或者是正在思考的问题。
后来又看了一本书,叫大问题,类似于苏菲的世界,哲学启蒙类的,里面对于我们经常思考的一些问题,列举了很多哲学家的观点,比如说本体论的研究,上帝是否存在,又或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像这些问题,你在看的时候,会发现你自己的观点与几百年前或者是几千年前某位哲学家不谋而合(反正我就是这样的)在了解了别人的想法后,你自己的思路也更加清晰,比如有个哲学家说生活本身是欲望,而这让我想起史铁生在病隙碎笔里说:人的另一个名字叫欲望,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所以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小结论:哲学不光只是哲学家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很多时候也是在思考着哲学问题,而系统的学习哲学可以让你对这些问题有更深的理解。
接下来,我们来论述一下,哲学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马原老师上课时说:学习哲学是让你成为人,而不是某一类人,后来发现这个也是冯友兰先生说的,很多时候在我们发现一些让我们感到惊奇的事情后,会说自己三观毁尽,而三观这个词与哲学联系尤为紧密,我们所谓的三观也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或者说是心智模式,在很多成功学的书籍里,总会教你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心智模式,或者说优势人格,但三观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唯物辩证法的二三条,质量互变加否定之否定,我们总是在遇见新的事物,碰见新的人,我们的三观也在不断变化,但绝不至于一下子毁尽了,所以我对毁三观这个词并不认同,同时也不再相信大多数成功学的内容(即使读过很多相关的书,但后来发现实践与感知比书中来的更靠谱)
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并不清楚,或者说根本就说不清楚,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概念框架,这些是我们三观的一部分,而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些词,像什么自由,信仰,意义之类的,却往往是我们最难弄清楚其真正含义的。
在大约七万年前,智人诞生,后来经过了一场认知革命,有了语言,这使得更多智人可以团队合作,一起劳动,捕猎,开始聚集,后来为了记录,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词组,但很多词组本身就是抽象的,而不是直接得来的,所以这类概念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可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是不会察觉到这一点的,也就是说我们对几个词的不同理解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说来这些词也正是哲学家苦苦研究的,就像什么是实体,什么是上帝,在哲学的研究和思考中,你也是在一步一步的认识你自己。
第三部分,来谈谈学习哲学对于研究历史的作用,其实历史和哲学的关系异常紧密,我们从历史中得到信息,由过程到结果的原因展开思考,然后加一归纳总结,可以看出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即使其中充斥着偶然性,但必然性也一定是有的,于是哲学家就开始观察这些偶然与必然。
就好比说当年默罕默德率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众穆斯林教徒攻占东罗马帝国的最后一块净土,君士坦丁堡,为此造了50顿的大火炮去轰击那厚重的城墙,但还是久攻不下,然而在默罕默德发起最后一次总攻时,却发现第二道城墙边上的小门居然是开着的,这个门平时是供牲畜进出的,于是这个门就成为了改变世界历史的凯尔卡门,对于这次战争,凯尔卡门是偶然的,但在人类历史演进中,罗马帝国的衰亡却是必然的
这也仅仅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人类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我们往往只看到了事情的表象,却忽略了背后,偶然与必然永远同时存在,只是在某一个时间节点,由量变转化为质变,于是,世界改变了,但要更多的说清楚哲学与历史的联系,还需要一些文字。
首先,要讲到哲学与宗教的联系,其实每一种大的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即使我们信仰了两千多年的儒学,在中国历史的某个阶段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宗教,于是宗教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做是哲学,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下面就可以比较容易的展开了。
我们可以从分析中西方哲学的差异入手,西方哲学与智慧的发源地是希腊,面朝爱琴海(多美的一个名字)他们随时要出海贸易,而古代中国,则深处内陆(虽然也有海,但绝不会像希腊人那样靠海吃饭)中国的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以土地作为发展的核心(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房价这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一系列的结果就是中国人重视土地,重视农业,形成家邦,从而有了等级制,而古希腊人重视海洋,重视商业,形成城邦,从而更加民主,你说这是历史学家研究的问题也好,说他是哲学家研究的也行,毕竟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就曾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很多时候历史发展与这些伟大哲人的理论却那么的相似,因为哲学家看到了发展中所蕴含的一些不变的规律。
而在我读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后又去重温了一遍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两本书都是大作,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十分奇妙的事情,中国的哲学是一种“内圣外王”的哲学,由于处于这样一个超稳定结构之中,中国的哲学家们很难不把自己的哲学与政治联系到一块,即使我们认为最逍遥的老子也有自己的治国主张,那便是无为,古人把圣人治国称为王道,而汉朝时的董仲舒还一度将儒学作为举国之制,但反观西方的哲学家就更自由一些,他们没有必要一定和政治扯上关系,但就是在这两种环境之中,中西方的哲学家却有那么多的不谋而合。
古希腊的哲学家曾认为世界是由水,或着火,或者气组成的,而中国的阴阳家却是与这一类观点如此的相像,他们的宇宙起源论 ,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能解释宇宙的结构,阴阳解释宇宙起源,这可以说是是处于两个不同时间,空间的一群人思想的共鸣(当然那时候的希腊和中国应该还互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存在)
再举个例子,由于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过去的经验指导农民的劳动,于是人们有了复古情节,他们认为黄金时代已过去,而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退化论,而再看中世纪的之后的欧洲,15世纪的文艺复兴被描述为古希腊古罗马学术的再发现与再创造,他们认为古典的东西是无与伦比的,这和中国的复古情结本质是一样的,只是文艺复兴由以人性解放作为口号,这又是一次超越时空的巧合。
这些历史演进中共同的巧合让我们不得不去相信有一种规律在背后,于是我们又请出了马克思先生,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历史会以一种螺旋上升的方式进步着,这个我们就来看看欧洲的历史。
之前我们说过基督教也是一种哲学,在文艺复兴后的16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分出新教与天主教,从此基督教并不再是罗马人的,而圣经被译成了德语,也不再是教会所独有,而到了17世纪科学革命,这段时期是现代科学的发韧期,科学家证明了希腊人是错误的,黄金时代并没有过去,而是在未来,这就和文艺复兴有所矛盾了,但不能否认,人类开始相信进步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主张发挥理性,将它运用到政府,道德观念,神学和社会的改造上,而宗教是迷信,而18到19世纪,浪漫主义催生了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文明是人为的,它束缚了我们,局限了我们,唯有活在传统文化当中,你才算活得完整,这一个个思潮的涌现,都各有不同,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上帝,那么从他的视角来看,历史的发展进步应该像一个弹簧一样,在不断的震动,但每经过一个阶段都会向前进步一点点,直到现在。
哲学来源于历史与思考,也帮助人们更深入的看待历史与发展。
终于把这一部分讲完了,下面来讲一点烧脑的,也就是我前面说过的,哲学与科学的联系,虽然我是一个理科男,但我尽量深入浅出,保证文科生听得懂,首先,哲学,宗教与科学本身是不可分割,目标都是强调思想与认识的重要性,强调思想和认识的重要性,强调理解我们的世界,用某种更宏观的甚至是从宇宙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把科学比作是一种宇宙宗教,他说一切科学定理都是人类日常生活的精炼,而哲学也是源于生活,所以可以说哲学是科学之母,但是提到这两者,我们又得加入一个东西,那就是数学。
古希腊人认为几何是引导人类认知宇宙本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它们希望发现其背后的原理,它们相信这是一个简单的,符合逻辑的,能以数学表达的世界,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数学是一切科学的核心,而哲学则与数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哲学和数学都是研究概念的事情,也许你会反对我,认为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但我先前说过,爱因斯坦说一切科学定理都是人类日常生活的精炼,数学也不例外,数学家们探索数学规律和定理,但总结这些规律和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体系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元素,而这也就是基本概念,所以我说数学玩的就是概念一点没错。
举个例子,以一个点出发,我们链接两个点就形成了直线,无数条直线相互纵横交错,就形成了面,而两个面相交又成线,两条线相交又成点,这些都是由最基本的元素和概念逐渐推演形成更复杂的概念和体系,而这里让我想到了老子的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数学的体系本身是一个倒金子塔结构,我们的高等数学从一个集合出发,从最基本的一元,点,到映射,函数,再到微分,积分,连续,离散,再到多元,从有限的量,到斌范区间,无限维分析,这些都是从那个最基本的一和二来的。
再说一个计算机方面的例子,因为和我的专业联系较紧密,机器是听不懂人的语言的,但是由于硅的发现和晶体管以及逻辑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拥有了自己的语言——二进制,二进制是德国数学家莱博尼滋首先提出的,可是这却与两千年前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谋而合,比如说阴与阳分别代表0和1,用一条完整的线表示乾卦,一条中间缺一点的线表示坤卦,每三个为一组,于是就有111(用二进制表示)八种组合,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八卦,所以中国的哲学家早就有了八卦的思想。
当然这些都可以当故事来听,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货真价实的干货了,哲学与数学解题法的联系,其实很早以前就有用哲学方式来做数学题,当然这一点受我们高中数学老师的影响很大,比如说,我们在进行微分时候的dx,可以看成是一个量变单位,这个在马克思的数学手稿中可以找到,而更关键的是数学的论证方法与哲学极为相似。
我们把论证分成两种,一种叫演绎,一种叫归纳,演绎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经典三段论理论,大前提,条件,结果,只有前提和条件同时为真才是有效论证,这就相当于是直接法证明,而到了数学里关于条件我们就有了四种,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以及不必要不充分条件,当然演绎又分成了很多种,比如说批判演绎论证,只要前提不为真即可证伪,也就是我们数学证明中经常用到的反证法,当然还有在生物学里用到的非常多的假说演绎法,先设立一个假说,推演下去,看得到的结果与事实是否相符,又比如说还有归谬法,即某种观点被驳斥是因为他会导致悖论,当然我们这里不讨论循环论证的问题,在哲学里有一个十分经典的问题,上帝是否能够造出一座连他自己都搬不动的山,这个问题的论证就是典型的归谬法。
而归纳就用的更多了,数学的一个分支统计学就是发源于此,当然也涉及一些数据收集的知识,我们知道归纳是不完全的,所以经常听到的是据不完全统计,所以你想证明一个命题对往往很难,但证明它错缺十分的容易,因为只需要一个反例即可。
其实,哲学的一个分支就是逻辑学,而论证总是由一种被我们称为逻辑的缜密思维过程来规定,我们通常把逻辑定义为“进行正当推理的科学”,而数学的论证方法与哲学如出一辙。
于是我们得出了第四个观点,学好哲学对学习数学有很大帮助,或者说,用哲学的观点来看数学问题往往更容易解决,而我现在学习中也在努力的尝试这种转换。
终于扯完了这篇文章,转眼一看,五千多字了,真的写累了,所以就懒的再整理一遍观点了,读者只要记住马原是大学里最不能翘的一门课就好了,这是真话,笔者发自肺腑的希望大学生们都能够重视马原这门课,不过,如果读者觉得我写的还行,就不要吝啬点个赞吧